发布处室: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发布日期:2021-07-30 作者: 阅读次数:
成果名称:叶菜类蔬菜无公害生产和质量检测技术研究与推广
获奖情况:2007年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
完成单位: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
主要完成人:陈若霞 杨挺 姚红燕 吴华新 娄厉行 魏章焕 王立君
科技成果简介:
一、主要内容
围绕叶菜类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品种不稳定、病虫害危害严重、农药与化肥使用量大等难题,重点研究并推广应用了高抗优质品种、病虫害发生与综合防治、生态施肥和高效准确检测等四大关键技术,形成以下主要成果:
1、品种引选:开展优质高抗性品种筛选试验12项,筛选并推广了一系列适应不同栽培季节、生产类型和消费习惯的甘蓝、白菜、西兰花、小青菜品种,其中4大类10个品种成为全市内外销蔬菜基地主栽品种。
2、病虫害发生与综合防治
(1)主要病虫害和天敌种群调查:完成全市各主要蔬菜基地叶菜类蔬菜病虫害发生与消长规律调查,明确了宁波市叶菜15类主要虫害和6大类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、危害程度与消长规律;同时,连续4年调查了主要害虫小菜蛾的天敌种群与消长规律,明确了天敌的生存状况与控害效果。
(2)寄生蜂饲养与释放技术:开展小菜蛾主要天敌菜蛾奥啮小蜂生物学特性、功能反应、寄主龄期选择、饲养密度、寄生能力比较等一系列试验,编写小菜蛾主要寄生蜂饲养与释放技术手册1套,在国际性专业刊物《Biocontrol Science & Technology》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;
(3)害虫性诱剂节本高效应用技术:开展了性诱剂和诱捕器引选、诱捕器改良、田间诱集量分布规律、单位面积性诱剂用量、不同诱芯间干扰作用、田间排布方式等一系列节本高效应用技术研究,引选高效性诱剂3类6种,研发改良型夜蛾诱捕器1种、集成了害虫性诱剂节本高效应用技术1套。获国家专利授权2项,其中发明专利1项。
(4)低毒安全农药引进与应用技术:开展生物农药和低毒安全化学农药引进、室内毒力与田间药效试验26项,筛选出印楝素、甲维盐、除尽、安打等高效低毒药剂近10种;引进国外蔬菜害虫危害临界阈值模型1套;总结出叶菜害虫药剂防治技术模式1套;
3、生态施肥技术:调查叶菜产品硝酸盐(亚硝酸盐)残留发生状况,研究残留量与品种、栽培季节、施肥方式、施肥量、收获时间的关系,提出氮肥追施安全间隔期理念和间隔时间要求,开展4大类叶菜无公害施肥技术试验9项,总结出叶菜类无公害生态施肥技术模式1套;
4、检测技术:开发出4大类62种农药残留一次性检测、9种重金属残留一次性检测和硝酸盐(亚硝酸盐)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各1套。构建了覆盖全市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、超市、农业龙头企业、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市区33个主要菜市场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站(室)网络,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。
5、技术集成:集成叶菜类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套;编写并发布“宁波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 蔬菜标准”(DB3302/T035—2002)1项。
成果应用:
(1)编制“宁波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 蔬菜标准”(DB3302/T035—2002)于2002年7月开始在全市应用。
(2)项目研究的技术与规程已全面应用于市级蔬菜、高山蔬菜和出口叶菜基地,累计推广应用了220.9万亩次。
(3)通过多点示范、现场会、技术培训、无公害农资补贴、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、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等方式,累计推广优质高抗性品种31.1万亩次,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160.5万亩次,生态施肥技术29.3万亩次。
(4)2005年开始,项目研制的“改良型夜蛾诱捕器”已由宁波钮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入生产,并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应用。
联系人:金树权
联系电话:0574-89184035